道地

  • News
    • News
    • Design
    • Activity
    • Travel
  • Topic
  • Article
    • CharlotteLiu@Sheffield
    • JeffHou@Seattle
    • Wen-An Chen@Milan
  • Learn
  • Product
  • Awards
  • Projects
  • Map
  • Office
  • Partners
  • All
  • Jacqueline Lee@NewYork
  • Design with Nature Now special issue
  • TSAI Yatung@HongKong
  • Wen-An Chen@Milan

米蘭大教堂陸陸續續由 1386 年興建,直到 1965 年才完成最後一扇門,前後花了近 600 年,堆砌起這座流傳不朽的米蘭大教堂,造就了米蘭的精神象徵,亦是城市中最具代表性的景觀。

Readmore
Wei-An Chen

從米蘭大教堂看米蘭城市景觀

觀看下雨的同時,在意識和雨之間,究竟處在何種「接收-反應」的狀態呢?如果說,意識本身就有預知、甚至回頭強化外界刺激的能力,預感觸發記憶,記憶觸發預感……那麼,與其說它是一線性的因果關係,不如說更接近自體循環般的連鎖反應吧?

Readmore
Tai-Hsiang Cheng

場所精神、主客對調、可逆性(看不懂的詞彙之三)

曾經有那麼一段時間,地景設計界流行的幾個關鍵字:比如說,強調「動態的未完成」(地景都市主義天條); 強調「共感體驗」(大地藝術的沉浸式氛圍); 強調「在地」、「手作」(地方創生產業的小腦反射式用語)…重讀「地景的時間性」,你可能會恍然大悟,原來這些在設計界氾濫成災的詞彙,人類學家早以一種預言性的聲音說了出來。

Readmore
Tai-Hsiang Cheng

英戈爾和他身土不二的時間性(看不懂的詞彙之二)

這輛樹葉火車不以快速和效率為目標,讓人們可以悠閒地欣賞風景,感受大自然的氣息,享受純粹的旅行樂趣。這種慢移動方式不僅讓人們逃離了城市的喧囂,還讓人重新與自然和諧相處,找回內心的寧靜和平靜。

Readmore
Wei-An Chen

移動中的風景-義大利瑞士樹葉火車

「地景究竟是我們身處其中的世界,還是外部觀看的風景?」這一再重複到近乎老掉牙的命題,彷彿讓我們繞了一圈,又回到了起點。如果說,「地景現象學」就是這麼信手拈來的東西,召之即來、揮之不去,有如空氣與水,即使你無須刻意找尋,在某個靈光乍現的時刻,它的隻言片語、零散觀念會主動走向前,包圍住你,成為你思考感受世界的基準。那麼,這是否說明了它的本質,正如同浩瀚的宇宙星叢,無邊無際灑落一地呢?

Readmore
Tai-Hsiang Cheng

你說,到底什麼是「地景現象學」? (看不懂的詞彙之一)
  • 上一頁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下一頁

Service

  • Projects
  • Awards
  • Article
  • Office
  • Partners
  • Learn

About us

  • About Daodi
  • Published
  • 合作提案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nt
  • youtube

+886-2-2778-0650

5F., No. 310, Sec. 4, Zhongxiao E. Rd., Da’an Dist., Taipei City

Copyright © 2024 Daodi New Media All RightsReserved. © 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