道地

  • 新聞
    • 道·時事
    • 道·設計
    • 道·活動
    • 道·旅行
  • 主題企劃
  • 專欄
    • 鄭台祥.談天道地
    • 劉孝儀@雪菲爾
    • 侯志仁@西雅圖
    • 詹鳳春.自然共生
    • 陳薇安@米蘭
  • 學堂
  • 產品
  • 獎項
  • 作品
  • 地圖
  • 公司
  • 專業夥伴
  • 所有專欄
  • 李思萱@紐約
  • 道法自然進行式特刊
  • 蔡亞彤@香港
  • 陳薇安@米蘭
  • 詹鳳春.自然共生

可見/不可見 (表裡地景之一)

談論地景設計裡的可見/不可見,其實也是在談論表層與底層; 談論地景的表層與底層,其實也是在談論可見/不可見。回頭想想Reed Hilderbrand的作品集標題,水池鏡面這一道若有似無的界線,是否暗示了「表裡地景」二義性、甚至多義性的共存? 當中的一槓,像是落在水面的羽毛,激起陣陣漣漪,向外擴散: 它頂多只是分隔,絕非對立。

閱讀全文
鄭台祥

可見/不可見 (表裡地景之一)

永續校園計畫之創新環境教育場域實踐推動

追求永續發展已成為二十一世紀全球發展的核心價值與指導原則,鑑於社會對永續發展認知與行動的演進,特別是「認知理解」與「硬體建設」之間的連結,成為教育場域所關注的重點議題。1999 年九二一大地震對校園建築造成嚴重損毀,促使社會開始重新思考校園永續發展的可能性;基於此,臺灣教育部自 2002 年起推動「永續校園計畫」(TSCP),試圖將環境教育與校園永續改造實踐結合,藉由教育轉化社會對永續的意識...

閱讀全文
李彥頤

森曜建築師事務所 主持建築師 / 樹德科大建築與室內設計研究所 兼任副教授

永續校園計畫之創新環境教育場域實踐推動

從氣候中和到淨零景觀:規劃設計的減碳實踐與自然解方

本文探討景觀規劃如何融合氣候中和、碳中和與生物多樣性保育,透過自然解方(NbS)與綠色基礎設施,實現低碳永續發展。研究強調都市森林、濕地修復、生態農業與碳管理技術在景觀設計中的應用,並運用全生命週期評估(LCA)與碳盤查技術,提升碳吸存效益,降低都市與農村的碳排放。 本文分析德國柏林城市自然公約(Berlin Urban Nature Pact)及柏林碳儲存計畫(NatKoS)的景觀管...

閱讀全文
林貞岑

蘋果綠環境規劃設計股份有限公司 執行長

從氣候中和到淨零景觀:規劃設計的減碳實踐與自然解方

規劃設計的淨零碳排實踐 – 以高教設計課程為例

台灣響應2050淨零排放,政府強調「自然碳匯」等關鍵戰略,景觀及植栽設計專業與此策略密切相關。現有高教景觀課程的植栽設計應深化永續及淨零減碳內容,透過實務導向、操作實踐並轉化為教學者角色,如以學生設計自製手搖花草茶減碳為例,能顯著提升學生對淨零概念的理解與應用能力,目標是培養具備永續素養、能將減碳理念融入設計實踐的專業人才。課程永續性及配套維護計畫是重要課題。

閱讀全文
許宜珮

Professor Rank Technical Expert School of Archi...

規劃設計的淨零碳排實踐 – 以高教設計課程為例

不僅只是綠色景觀 德國自然式植栽景觀的永續環境內涵

在全球氣候變遷的大環境下,生物多樣性和永續環境越來越重要,而自然式植栽再仔細考量風力、陽光、溫度與後續的維護,並依據周邊環境條件與背景特性,選配種植習性不同的植物,使整體景觀形式透過多年生草本植物的應用潛力,得以充分展現出其生態價值和美學效益。 本文主要以德國魯爾工業區的北杜伊斯堡景觀公園(Landschaftspark Duisburg-Nord)及維特拉園區的奧道夫花園(Vitra Ca...

閱讀全文
鄧婉君

洋活有限公司 總監 / 中國文化大學景觀學系 兼任副教授

不僅只是綠色景觀 德國自然式植栽景觀的永續環境內涵
  • 1
  • 2
  • 3
  • 4
  • 5
  • 6
  • 7
  • 8
  • 9
  • 10
  • 下一頁

服務

  • 作品
  • 獎項
  • 專欄
  • 公司
  • 專業夥伴
  • 學堂

關於我們

  • 關於道地
  • 投稿
  • 合作提案
  • facebook
  • instant
  • youtube

+886-2-2778-0650

台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四段310號5樓

Copyright © 2024 Daodi New Media All RightsReserved. © 未經授權.不得轉載